男人學問,除了車、音響、相機,當然還有機械手表。腕表無疑是男士的重要配飾,是展現個性及品味的象征;所以對于腕表,大家又怎可以一知半解?現在一文為你拆解機械表的部件及結構,或許有些很看來很初步入門,但你以為懂的,可能不夠全面或深入??赐甏宋牟灰欢R上讓你成為腕表專家,但肯定不再是腕表新手!
表面
表面又可稱為表盤,可以說是腕表的面孔,上面置有時針、功能顯示。除了顏色,表面有時也會采用一些獨特的物料如砂金石、黑瑪瑙、珍珠貝母等,不同色澤為腕表帶來更多豐富選擇。
表面亦是品牌展現功架的「舞臺」,施展不同傳統工藝,如彩繪及微雕工藝,必須要知的是機刻(Guilloché),能在表盤塑造不同雕紋,注入美感及質感,將表盤化作藝術品。

至于大家不時聽到的大明火琺瑯(Grand Feu Enamel)是什么?這其實是一種傳統復雜的手工藝,表盤在攝氏900 度到1,200 度的高溫下進行多重燒制工序,過程需反覆上色及燒制,從而煉成明亮、具獨特光澤與透明感的色彩,令表面歷久彌新且百年不變
表殼
表殼作為腕表軀殼當然要夠硬凈!大家最熟悉的表殼物料相信是精鋼、鈦金屬、以及近年大熱的青銅,貴金屬(precious metal)的話則有黃金、白金、玫瑰金、粉紅金等。
創新一點的表殼物料有陶瓷及碳纖維,兩者皆以輕盈及堅硬著稱。
至于最矜貴的表殼物料,莫過于鉑金(Platinum),這是一種呈天然白色的稀有金屬。勞力士最昂貴頂級的腕表向來情傾鉑金,例如地通拿50周年版便用上冰藍面配鉑金表殼的矜貴組合。
表圈設于表殼之上,備功能性的配置有計時刻度、兩地時間及潛水倒數時間,表圈可分為單向或雙向轉動,如潛水表的話,多數采用前者,避免誤觸碰撞,影響潛水計時。
功能性以外,也有設計及美感為主的表圈,如大家熟悉的愛彼Audemars Piguet Royal Oak八角表圈便是一例。另一表圈佳作,自然有Patek Philippe Nautilus的舷窗形表圈。

指針
你以為指針不就是一長一短,沒什么特別?其實指針也有不同造形,如劍形、柳葉形、梨形,較特別的有太子妃式、巴頓式、寶璣式指針(上圖左至右
機芯
主要分為自動上鏈機芯,依靠擺陀(rotor)及手腕活動,為腕表自動上鏈,如果你每天都戴表,基本上不用費心為腕表上鏈。至于手動上鏈,則是以人手扭動表冠,為腕表上鏈提供動力。
其實腕表也有如混能車般的混能機芯,最佳例子便是Grand Seiko的Spring Drive,機芯結合動能及電能,有傳統機械表的主發條提供動力,輔以電能負責走時系統,提升腕表的精準度。
時標
最常見的時標肯定是阿拉伯數字及羅馬數字。傳統典雅一點的則有寶璣式數字時標,也不是寶璣獨有,現在不少品牌也樂意采用。對了,有時你會見到羅馬數字是「IV」,有時是「IIII」,究竟哪個正確?
不得不提的還有加州面(California Dial),以混合阿拉伯數字、羅馬數字代表小時顯示,令腕表看起來極有個性。不過加州面并不常見,其中Panerai則是特別喜歡采用加州面的腕表品牌。
動力儲備
機械腕表依靠純動能推動,動能有限,所以腕表往往有一定的動力儲備。以前的腕表一般備有42小時動存。來到現在,不少品牌都將此標準提高,如勞力士新一代機芯都提供70小時動力儲備,讓佩戴者可以星期五脫下腕表,星期一再戴上依然識行識走,提高實用性。至于長動能腕表,一般以7天為標準,如IWC的Big Pilot’s Watch。
表冠
表冠通常即處于表殼右邊,主要用作調校時間及功能。表冠設計也絕非一成不變的圓形,大家熟悉的Panerai Luminor便設有碩大的表冠護橋,鎖緊表冠,設計獨特型格,最重要是極易認,今日更是Panerai的招牌設計。所以說,表冠不是一輩子都當配
此外,表冠有時也會設于表殼左邊,當然不是隨機,而是有實際用途。
表耳
由袋表進化為腕表,便是表耳出場的時候。表耳將表殼連接表帶,令腕表可以系上手腕之上??梢哉f,沒有表耳的話,我們今天或許便沒有腕表戴。表耳的長度、厚度、孤度其實都是不能忽略的細節,如勞力士最新一代的Submariner,表殼尺寸由40mm升至41mm,視覺上卻不似變大了,那是因為勞力士稍稍微調表耳設計,改得修長一點,上手感覺同樣貼服扎實。所以說,小小細節也是機械腕表可堪玩味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