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塊陪伴了我接近十年的腕表。那時候我已經對機械表產生了興趣,但還遠遠算不上一個真正玩表的表友。從學生時代開始算起,把所有類型的腕表都包括在內,這也僅僅是我的第三塊而已。那會兒我在一家外企工作,月薪只有一萬多塊,年收入也不過二十幾萬,像勞力士、歐米茄、萬國這樣的品牌,在我眼中是難以觸及的高級貨,更別說比這些更厲害的頂級品牌,那就僅僅只是聽過名字而已了。

? ? 十年前我對腕表的了解并不算多,只覺得豪雅這品牌還不錯,傳承6尺寸合適,邊框較窄,一眼看上去盤面十分協調和通透。再加上當年陳道明的廣告加持,于是利用外出的機會,在巴黎購入了這塊黑面銀針鋼帶款傳承6,記得當時國內專柜的公價大約是2萬2千左右,我的實際花費大約在1萬6千。
? ? 這塊腕表在購入之后的三年左右時間里,幾乎每天都在我的手腕上。佩戴很舒服,表頭十分貼合。表盤直徑39mm,表耳全長約46mm,表殼厚度約12.6mm,雖無旋入式表冠,但防水也做到了100m,搭載的是基于ETA 2895-2的Caliber 6機芯。在那個時候,這就是我的完美日常通勤表。
? ? 那幾年因為工作的關系,不少時間都泡在無線通信的實驗室里,與各種設備和儀器打交道,不可避免的身處復雜的電磁場當中。傳承6自然是不習慣這樣的環境,走時從最開始能達到天文臺認證的水準,逐漸變得越來越快,我知道這是受磁了。為了恢復走時精度,印象中我至少跑過三四次當地豪雅專柜去做消磁,再后來我也覺得有些麻煩,于是慢慢的我就不再在工作時間戴機械表了。
? ? 后來,雖然工作內容發生了不少變化,近年來我也較少再泡實驗室,但這塊表我再也沒有像剛開始那樣每日佩戴。即便如此,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將她賣掉,因為這塊表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塊稍微上些檔次的機械表,對我的意義多少是有些獨特的。也正因為這塊表的存在,我對豪雅這個品牌始終保持著一份特殊的情結。雖然豪雅在國內市場并不算很成功,雖然豪雅表的價格也經常被人所吐槽,但我依然相信這個品牌會越做越好,成為這一級別當中有顏值有實力的標桿。